近年来,民乐县总工会聚焦县域经济发展主战场,以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养为目标,积极探索物质奖励、精神激励、职业发展等多元化手段,构建起全方位激励体系,实现职工成长与企业发展良性互动,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劳动与竞赛热情。
建强“机制链”,筑牢竞赛发展“压舱石”。建立市县“双补助”政策机制。近年来,对竞赛组织规范、活动开展有序、成效明显的企事业单位工会,按赛事规模、参与人数、创新成果等维度分级给予资金支持,共补助资金100余万元,补助资金实行专款专用,可用于竞赛设备购置、专家指导、场地租赁等方面,切实减轻企业办赛负担。同时,联合企业制定竞赛成果转化奖励机制,对于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和“五小”优秀成果给予奖励,让职工在技术创新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回报。
织密“培育链”,打造技能提升“练兵场”。通过技能竞赛评选“技术能手”“技术标兵”,从理论知识、实操技能、创新能力等维度综合评定,且获奖比例逐年提高。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“竞赛风采”“劳模和工匠风采”专栏,通过图文、视频等形式展现优秀职工的成长历程和创新成果。同时,将获奖职工事迹制作成宣传展板,悬挂在企业、车间等场所进行展示,让优秀职工成为企业“明星”,增强其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。
激活“竞赛链”,搭建竞技比拼“大舞台”。构建“竞赛成果转化直通车”,推动技术创新、经验推广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。建立竞赛优秀成果库,对具有转化潜力的项目,提供技术指导、资源对接、资金扶持等一站式服务,推动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。设立成果转化跟踪机制,定期对已转化项目进行效益评估,根据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兑现二次奖励。同时,搭建竞赛成果展示交流平台,组织企业间开展技术成果对接会,促进创新成果跨企业、跨行业推广应用,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。
厚植“荣誉链”,点亮工匠成长“引路灯”。创新“技能传承+岗位实践”双轮驱动模式,组织技术标兵与青年职工签订“师徒结对协议”,通过“车间课堂”“田间实训”等形式推广竞赛优秀经验,形成“以赛练兵、以赛育才、以赛兴业”的长效发展格局。对具备管理才能的技术骨干,提供管理岗位轮岗锻炼机会。建立“职工创新工作室”“技能大师工作室”,由竞赛优秀选手担任带头人,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,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,形成人才成长良性循环。
管理:
张掖市总工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