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高台县总工会聚焦外卖骑手、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现实所需,将职工服务驿站作为服务主阵地,创新推出“工会驿站+”复合型服务模式,以“补短板、解难题”的务实举措传递工会关怀,从“一杯热饮驱寒”到“一次帮扶解困”,用细节服务赢得广大户外劳动者的真心点赞,满意度达98%以上。
精谋布局,筑牢零距离服务根基。作为服务户外劳动者的“前沿窗口”,工会驿站承载着“零距离”解决群体急难的重要功能。锚定环卫工人、外卖骑手等群体的高频需求,严格遵循工会驿站建设标准,结合周边实际情况,围绕“因地制宜、临街靠路、就近便利、依托基层、按需配置”的原则,以重点区域15分钟服务圈建设为目标,通过整合移动、邮政、银行、社区、沿街商铺等优质资源,合理布局确定驿站点位。目前全县已建成驿站20家,其中“高台县元山子加气站驿站”凭借服务物流货车司机的精准定位,“hui光共享服务馆驿站”依托多元便民服务特色,成功斩获全总“最美驿站”称号,为驿站阵地建设树立了可复制的样板。


智创升级,打造全时暖心服务空间。以“夯实服务根基、满足基础需求”为核心,为20家正常运营的工会驿站全面落实“六有”建设标准,从“能歇脚”到“歇得好”,全维度保障外卖骑手、环卫工人等群体的基本需求,让驿站成为户外劳动者“随时能停靠的温暖港湾”。针对外卖骑手夜间配送这一重要作业时段长期面临的“休息无去处、如厕不方便、电车缺续航”痛点,县总工会精准破题,选取2家位于夜宵商圈、物流中转站的驿站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,创新打造“智能化管理+自助式服务”运营模式。通过智能门禁实现“扫码即入”、自助餐柜保障“热饭随时取”、共享设备满足“应急需求”,建成“24小时不打烊智能化驿站”。同时深化政企联动,联合铁塔公司在驿站周边架设智能换电柜,骑手2分钟即可完成换电续航,真正构建起“全时段覆盖、多需求响应”的服务闭环,彻底终结户外劳动者夜间服务空白的困境。


多维赋能,把准职工需求服务脉搏。始终以“职工需求在哪,工会服务就跟进到哪”为核心遵循,主动打破驿站“单一休憩”的传统定位,推动其向“多功能、有温度、强赋能”的综合服务平台升级,让每一处驿站都成为连接工会与户外劳动者的“暖心纽带”。在精神引领上,筑牢凝心聚力“宣传站”。将宣教功能与驿站服务深度融合,用“亲身经历讲奋斗、用岗位故事传精神”,让“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”从文字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榜样力量,直抵劳动者内心。在关怀服务上,打造贴心关爱“前哨站”。紧扣户外劳动者季节性、场景化需求,依托驿站精准开展“三送”行动,日常联动医护人员提供血压检测、健康咨询;针对外卖骑手、环卫工人等群体的心理压力与生活难题,开展定制化心理疏导,至目前在驿站开展心理疏导10次;建立爱心普法“接力站”,以驿站为载体,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,提供法律咨询20余次。在权益保障上,建立权益守护“接力站”。以“让维权更便捷、让权益有保障”为目标,将普法服务搬进驿站,定期投放《劳动合同法》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等政策解读手册,组织法律工作者开展“驻站咨询”,通过“现场答疑+线上预约”双渠道,今年已累计提供法律咨询20余次,协助化解劳资纠纷3起,切实为户外劳动者筑起“权益防护墙”。 

精管善治,护航驿站长效高效运营。为保障工会驿站服务“不断档”、品质“不打折”,县总工会聚焦管理运营提质增效,打出“制度+监督”组合拳。一是构建完善管理制度,明确“谁主建、谁主管、谁负责”责任体系,由驿站归口单位牵头自主管理,配备专职人员负责设施维护与日常运营,同步推行工会干部“包站长”机制,定期巡检设施状态、及时补给物资,筑牢驿站规范运转根基。二是强化监督问效,围绕环境卫生、设施完好度、服务时长等核心维度开展不定期督导检查,以“硬监督”护航“优服务”,切实让工会驿站成为户外劳动者可安心依靠的“幸福港湾”。


依托“工会驿站+”服务矩阵的创新实践,高台县总工会高效联动各类资源、深化工会服务职能,靶向解决户外劳动者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。从基础休憩到多元赋能的服务升级,不仅让职工获得感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,更推动工会影响力稳步扩大、基层治理效能持续优化,真正以“小驿站”的民生温度,扛起服务职工、助力治理的“大责任”,让工会关爱始终在线,温暖每一位奔波在外的劳动者。
管理:
张掖市总工会